
“毕业就走”?美国选举年的老戏码
2025.08.07
“现在不应该有外国学生在美国。”
2025年8月3日,美国前政府某官员在公开发言中,提出应限制外国学生留美工作的机会,取消H-1B。
这种说法听上去确实激进,但我们也不用被情绪带跑。在美国进入选举季的节奏下,这更像是一种熟悉的操作。把“外国学生”当作挡箭牌,本质是为了挑动大众情绪、巩固本土票仓,是政客为争取选票精心设置的表演。
即使声音再噪,却仍没有改变一个事实:对许多留学生来说,美国依然是求职的重要选择之一。无论从技术积累、薪资水平,还是未来回国发展的跳板价值来看,这里仍具备相对突出的训练土壤和发展机会。
只不过,留美之路已不再是过去那样按部就班能够顺利走通。今天的环境,更需要你带着清醒的判断和策略去上场。
(此次公开发言提出的观点 | 图源:网络)
1. 留学环境改变,旧路线失效
很多人已经感受到“环境不一样了”,但找工作、冲身份时,还在照搬过去那套逻辑。
曾经,留美路径虽然难,但逻辑清晰:选个热门STEM专业,找实习、转正、抽签、熬绿卡,总归能留下来。
但现在,这条老路已经不再稳定:
OPT 延期政策屡屡被推上风口浪尖,H-1B 抽签机制已被“薪资优先”取代;曾经身份稳定的非营利机构,也不再是避风港;连实习机会的匹配门槛都悄然抬高。
那种“实习-转正-身份”的三部曲,如今步步难行。你熟悉的那套节奏,现在一脚踩上去,可能是一脚踏进了泥潭里。
所以,别再照搬过去的经验找路了。如今的北美职场,不缺能力,但认资源与策略。
(此次发言声明不再有 H1B 签证或类似项目 | 图源:网络 )
2. 身份的突围战,先行者则胜
真正能突围的人,并不是那些履历逆天的“天选之子”,而是那些早早意识到形势变了并及时开始行动的人。
有人从大一就开始规划实习,每个暑假都在积累项目经验,到毕业那年,已稳稳拿下 return offer;也有人一开始就把目标放在 O-1 身份上,提前配合律所打磨作品集、补齐奖项和媒体曝光,一步步把身份路线铺扎实了。还有人选择跳出 H-1B 的博弈场,转走 L-1 或 EB 系列绿卡,提前锁定能落地的通道;也有人刚入学就融入了印度同学的圈子,摸清门路,顺着熟人引荐,进了大厂,身份问题也自然迎刃而解。
(O-1和EB1A的对比表 | 图源:VISA FRANCHISE)
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点:在别人还在观望时,他们已经出发了。他们知道,身份不是等来的,是提早一步步打出来的。
你也一样,不要再把自己当成那个被动等待“分配机会”的学生,而要把自己当成策略的设计者和资源的调动者。
这时候,你需要弄清楚几个关键问题——你的技能在美国市场到底值多少钱?你现在缺的,是哪类实习或项目经历?如果要争取身份,有哪些领域对你的背景更友好、更匹配?你适合冲刺哪条身份路径,是 O-1、EB2,还是 NIW?当下还有哪些公司在开放岗位、愿意提供sponsorship?相反,哪些行业已经开始收缩或转向了呢?
这些问题一旦想明白,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,其实就不难了。毕竟真正拉开差距的,从来不是谁更聪明,而是谁更早开始动手。
但光靠自己摸索,难免走弯路,这正是我们能帮上忙的地方。
(图源:网络)
3. 有人陪你走,只要你愿意开口
是的,在星辰Career,我们不仅提供岗位资源,也会陪你一起做决策、搭路径。从当下的位置出发,我们会协助你明确目标、理清思路、有节奏地推进每一步,直到你顺利在美国站稳脚跟。
如果你还在读大一、大二,我们可以从现在就开始设计你的实习节奏,提前锁定可配合身份的岗位,让你在毕业那一年不再被动投递,而是稳稳把握主动权。
如果你已经临近毕业、OPT所剩无几,我们也能快速启动战术打法,筛选真实可落地的岗位资源,帮你规避信息盲区、避免低效试错,抢下那一批“仍在招人、能配身份”的真实机会。
你不再需要熬夜刷 LinkedIn,一条条 cold message。我们会帮你把简历直接对接HRM或用人团队,安排简历面试辅助和身份支持,从匹配到落地全程协助。
如果你已经在考虑 O-1 或 EB 类别的绿卡方案,我们会帮你同步推进全套流程,把模糊的设想变成清晰可执行的路径图。
所以,别被一时的新闻干扰节奏,也不必等待所谓的“政策红利”。大选年里的声音五花八门,但真正清晰的是趋势本身:美国市场对人才的门槛正在变高,机会留给的是更主动、更早准备的人。
你要做的,不是感到慌张,而是尽快行动。
早一步,就是另一条赛道。
我们知道你有这个实力,也准备好和你一起走好这条路。
(图源:网络)
留美不是运气游戏,而是一场关于时机与路径的博弈。
这条路,星辰Career 带着你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