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资讯

全职 X 实习无限内推

留子的真留学红利:光环褪去后的真成长

这两天竟然看到这么一个热搜:“留子吃过的留学红利”。说实话,我有点惊讶。现在的留学生还能吃到红利?眼下大家讨论得最多的好像都是“留学的时代结束了”“留学回来还不是去奶茶店打工”“留学生已经不值钱了”等这类并不友好的声音。不过我一直觉得,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得用实用主义来衡量,也不能只看眼前的得失。我坚信,留学不仅仅是跨越地理的界限,更是跨越心灵的边界,去探索未知,去拥抱不同的文化,去挑战自我,去成长。留学的价值,远不止表面那些光环和标签,它更是一场关乎生命力、成长和自我发现的深刻历练。这正是我今天想跟你分享的,属于我们新时代留学生的“留学红利”。

2025-08-11

顶尖大学集体“瘦身”,留学生该警觉的不止是裁员

7月底,杜克大学传来了最新一轮裁员的消息:600多个职位被迫砍掉,图书馆、学生事务、研究项目等多个部门受到波及。就在上半年,哈佛、哥大、普林斯顿才刚刚经历了类似的人员调整,没想到现在,杜克也加入了这场“精英瘦身潮”。这已经不是个别事件了。一连串迹象表明:美国的顶尖大学,正在经历一次系统性的自我收缩。

2025-08-08

“毕业就走”?美国选举年的老戏码

“现在不应该有外国学生在美国。”2025年8月3日,美国前政府某官员在公开发言中,提出应限制外国学生留美工作的机会,取消H-1B。这种说法听上去确实激进,但我们也不用被情绪带跑。在美国进入选举季的节奏下,这更像是一种熟悉的操作。把“外国学生”当作挡箭牌,本质是为了挑动大众情绪、巩固本土票仓,是政客为争取选票精心设置的表演。

即使声音再噪,却仍没有改变一个事实:对许多留学生来说,美国依然是求职的重要选择之一。无论从技术积累、薪资水平,还是未来回国发展的跳板价值来看,这里仍具备相对突出的训练土壤和发展机会。只不过,留美之路已不再是过去那样按部就班能够顺利走通。今天的环境,更需要你带着清醒的判断和策略去上场。

2025-08-07

健康数据风口,留学生如何乘势而上?

美国正掀起一场医疗数据的变革。
特朗普宣布了一项新的私人健康跟踪系统计划,Google、Amazon等科技巨头随即入场。表面是技术升级,实则是医疗权力重构——谁掌握数据,谁就掌握主导权。
对中国留学生来说,这不是一条新闻,而是一道机会。掌握“算法”与读懂“规则”的人,将站在风暴的中心。而我们,刚好有这个潜力。

2025-08-05

少林寺都进江湖了,留学生还想着闭门修行吗?

7月26日,少林寺住持释永信被调查。其罪名是职务侵占、挪用资金和违背佛门戒律。换句话说,这正是佛家“贪嗔痴”三毒的现实写照:贪欲权钱,嗔恨争斗,痴迷名利,彻底背离了少林寺应有的清净与戒律。

2025-08-02

留美,正在进入“高薪者生存”模式

2025-07-31

海南封关,是中国留学生“回通”的新入口?

这几年,无数身在海外的中国留学生,仍然在试着规划一条“留学→实习→H1B→绿卡→落地生根”的黄金路线。曾经,它被认为是稳定、安全的“精英叙事”。
但如今,它更像是一场高风险下注。
H1B中签率年年走低,OPT延期收紧,绿卡遥遥无期。一场突如其来的裁员,可能连人带签证一起“打包遣返”。
那有没有一个地方,能承接我们这些“既未完全留下、也未彻底归来”的年轻人?
那个被忽视许久的南海岛屿——海南,以“封关”之名,再次闯入我们的视野。而这一次,它可能真能为一群“漂浮的人”,打开一条前所未有的路径。 

2025-07-29

“留子”:镀金光环碎了,戏还得自己演

上个十年,留学生在国内还是洋气的代名词,叫“海归”,妥妥的体面人设。可这几年画风突变,每个留学生都纷纷开始自嘲“留子”。于是有网友调侃——大概是留学这池水太浑,海龟也养不活了。

最近,在小红书和豆瓣等平台经常刷到那种帖子:“为什么留学生喜欢叫自己‘留子’?难不难听啊?”评论区里,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子们互相玩梗,字里行间都透着一股难以言说的自黑气息。

2025-07-27
1 2
加载更多